网上科普有关“315对临期商品的规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315对临期商品的规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根据315规定,商家出售的临期商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在商品上注明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2、出售的临期商品的保质期不得少于50%的原保质期。例如,一个保质期为30天的商品临近保质期时,商家出售的该商品的保质期应不少于15天;
3、商家不得以低价促销的方式销售临期商品;
4、商家在出售临期商品时必须告知消费者商品的实际保质期和瑕疵信息,消费者享有退货、换货或索赔的权利。
临期商品的规定主要包括:
1、临期商品指接近保质期,但没有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可以通过促销等方式进行销售使用;
2、食品保质期为一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四十五天为临期;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期满之日前二十天为临期;保质期九十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十五天为临期。
综上所述,在出售临期商品时,商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保障消费者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等内容。
售卖临期商品合法吗
临期并不是过期,食用临期食品是安全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超市经常能够看到临期食品,“原价40元的蛋糕特价20元3份、60元一箱的牛奶特价甩卖只要29.9元,20元的香辣海带只卖4.9元,12元一桶的矿泉水现价1.5元”。
近些年,“临期食品”经济还是比较不错的,有媒体报道我国临期食品规模已经超过百亿,很多超市都设置有临期食品专柜。权威机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5层的受访者表示购买临期食品是在避免浪费,超过4成的受访者都表示愿意购买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消费者群体中,26到35岁的占比为47.8%。对于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来说,临期商品同时实现了低成本“尝鲜”与“淘宝”的乐趣,可以说是十分不错的购物体验。
那么什么是临期食品?食用临期食品安全吗?
临期食品指的是即将达到食品保质期但仍处于保质期内的物品。关于临期食品,有关部门曾规定“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出售。”
那么如何判定物品是临期食品呢?一般来说标注保质期为1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食品,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标注保质期为6个月到1年的食品(比如糖果、罐头、饼干等)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标注保质期90天到6个月的食品(方便面、面包等)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
食用临期产品基本是安全的,因为食品依旧处在保质期内,同时商家是需要为食品安全问题负责的。
食品专家介绍: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它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只要储存得当,食品的品质是有保障的。对于很多食品而言,特别是那些长货架期的食品而言,保质期都是有一定富余的。
所以说,我们在购买临期食品的时候是不必担心安全问题的。不过在购买临期食品后一定要妥善存储,不要放在潮湿、高温的地方,建议存放在干燥低温处。另据某电商食品行业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约有200多万用户购买临期食品,包括在二三线城市上班的青年人。”由此可见,临期食品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不过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一下,虽然临期食品是安全、廉价的,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按需购买、千万不要囤积,以免造成浪费或者食品变质。另外,如果购买的临期食品过期了,切记不要再吃了,吃出了问题不仅商家不会负责,也势必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危害。
临期食品规定
售卖临期商品合法。
销售过期食品是违法行为,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
买到临期商品的处理方式:
1、可以直接找商家协商解决;
2、寻求消费者权益协会的帮助;
3、将该超市投诉举报至工商或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4、法院起诉该超市,保留好相关证据,投诉举报该超市,并且向法院起诉该超市。
临期食品的界定标准:
1、保质期在一年以上的,临近保质期为45天;
2、保质期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临近保质期为30天;
3、保质期在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临近保质期为20天;
4、保质期在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临近保质期为10天;
5、保质期在10天以上不足30天的,临近保质期为2天;
6、保质期在10天以下的,临近保质期为1天;
7、国家有关标准允许不标明保质期的食品,不设临近保质期。
综上所述,销售临期食品时,按照规定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出售。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一、 正面回答
临期食品规定:
1、保质期七天以内提前一天下架;
2、保质期七天以上,一个月以内的提前三天下架;
3、保质期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内的提前十五天下架;
4、保质期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内的提前一个月下架;
5、保质期六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内的提前三个月下架。
二、分析详情
食品保质期自查制度,针对商场超市食品数量大,批次多的问题,要求各商场、超市必须指定各食品柜位负责人员,每日对上架食品是否过期、变质等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距保质期不足10日的食品进行清理,放到临过期食品销售专区进行销售。临过期食品专区销售制度指导有条件的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内建立临过期食品销售专区,要求经营者在销售专区张贴醒目提示,提醒消费者酌情消费和在保质期内食用。
三、食品什么情况下属于超过保质期
1、超过食品生产者标注的保质期的;
2、食品经营者现场制售的散装即食食品,超过其标注保质期的;
3、食品经营者现场制售但未标注保质期的散装即食食品,超过其制售当天营业时间的。
关于“315对临期商品的规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墨晟华]投稿,不代表平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sphina.com/cshi/202505-5388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平和号的签约作者“墨晟华”!
希望本篇文章《315对临期商品的规定》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平和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315对临期商品的规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315对临期商品的规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