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杀驼破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杀驼破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杀驼破瓮① 昔②有一人,于瓮③中盛谷。骆驼入瓮食④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患之。有一老父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依其语,以⑩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编辑本段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先把谷子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把头伸到了这瓮中吃谷子,头被卡在里面无法出来。(骆驼的头)已经不能出来了,那个人为这件事而担忧。有一个老人来告诉他说:“你不要忧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出来了。”主人认为是个好办法,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他)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这样愚蠢的人,怎能不被天下人笑话呢?
编辑本段注释
1.选自《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的搜房的肯定死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百喻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含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而流传极为广泛。 2.曩:从前,以往。 3.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4.食:吃。 5.以为忧:认为……忧愁。6.语:告诉。 7.即:只。 8.依:依照,按照。9.其:那个。 10.以:采纳。 11.得: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 12.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这里指那个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的人。 13.汝:你。
编辑本段文言知识
以为。“以为”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一指“认为”,二指“以(之)为”,即“把他(它)看作……”。上文“主人以为忧”,意为主任把这当作忧愁的事。另,“主人以为妙”,意为主任认为是好办法。
编辑本段寓意
这则笑话共刻画了两个人物,其中对骆驼人盲目听信他人的行为进行了讽刺,同时也对那个老人自作聪明的表现进行了嘲讽 。
编辑本段道理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往往能在做事时有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但如果不加思考就接受别人的意见,连旁人的“馊注意”也言听计从,结果只能像那个笨人一样赔了骆驼又折了瓮。 世上不可能有那种“既杀驼,而复破瓮”的傻子,但思想方法呆板,机械的人是不少的。 以譬喻的手段,来使人们获得无上的智慧,这是《百喻经》的根本所在。譬喻的形式就好像用来裹药的树叶,当人有病时,就取出药来用,而自然地将裹药用的叶子扔掉。所以有智慧的人读了这部书,应当抛开譬喻故事的形式,抓住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这个故事就启示我们:凡事要认真思考,仔细研究,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盲目听从他人的建议。
编辑本段文化常识
“瓮”及其他陶器。古人盛食品的器具大多是陶制的。上文所说的“瓮”,即是口小腹大的陶器,用来盛谷子。另有“瓯”,“缶”,“瓿”,“罂”,“盎”,“甏”,“缸”等,都是盛器,有的口小腹大,或盛酒,或盛粮食等。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文言文启蒙读本》
2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用)
3
《初中文言文读本(供八、九年级使用)2010年全新版》第十八篇
开放分类:
关于“杀驼破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宛亦]投稿,不代表平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sphina.com/cshi/202504-6385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平和号的签约作者“宛亦”!
希望本篇文章《杀驼破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平和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杀驼破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杀驼破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杀驼破瓮① 昔②有一人,于瓮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