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上海超级工厂落地泥城镇对临港区域发展的影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上海超级工厂落地泥城镇对临港区域发展的影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量产,这是中国第一个100%纯外资 汽车 公司,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真是地于泥城镇的南部——严发荡地区。一年前满是芦苇的泥城镇严发荡,一年后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新能源头部企业的中国工厂,这就是临港速度。
上海,这个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见证了国内首批合资轿车项目落地的城市,这个如今集聚着国内外大批 汽车 梦想家和工程师的地方,在风云际会三十余年后,将再次敞开大门,迎接远客。
美国加州弗里蒙特特斯拉工厂面积和产能,与建成后的上海工厂相似,目前特斯拉在加州的工厂有员工超过1万名,预计上海工厂大概也能直接给临港带来近万名人口流入和从新能源 汽车 制造到研发的工作机会。据北美时间7月28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正在为其中国工厂及研发部门进行大规模的招聘,其中计划在中国聘请一批设计师和约1000名工厂工人。而据特斯拉内部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招聘活动一部分是为Model Y车型在上海工厂生产做准备,另一部分也是为了加快本土车型研发的进程。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职位覆盖工程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职能部门、IT、充电设施、造型设计等不同业务线。
2020年7月3日,特斯拉上海临港超级工厂店举行盛大开业仪式。位于泥城镇的这家超级工厂店是临港地区首家特斯拉门店,是全国唯一一家毗邻超级工厂的特斯拉门店,两地相距仅15分钟车程,位置得天独厚,大幅拉近消费者与特斯拉的物理距离、心理距离。
据媒体报道,未来会发挥临港超级工厂体验中心毗邻工厂的优势,考虑推动门店体验、工厂参观的模式,带动新片区工业 旅游 发展,也会考虑加入直播形式。
泥城作为“浦东的延安”,本身具有红色文化基因,再加上区域悠久的 历史 和临港四镇 历史 保护建筑较多的区域,相信未来可以成为临港 旅游 的一个新目的地。
也就在去年11月,位于上海临港产业区的特斯拉中国工厂迎来了一位新邻居 博郡 汽车 ,博郡 汽车 是上海除上汽、特斯拉外唯一一个拿到开发用地的新能源车企。
圣戈班安全玻璃(中国)有限公司2019年与临港新片区签约。该公司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供应商之一,它将为年内即将投产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车型提供配套玻璃。在特斯拉上海工厂选址临港之后,圣戈班安全玻璃也将上海的工厂设在了临港新片区,这一举措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特斯拉,同时也能借助临港的产业集群效应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2020年4月深圳长盈精密全资子公司上海临港长盈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长盈”)新能源 汽车 关键零组件项目正式签约入驻临港产业区。临港长盈将在临港产业区投资建设新能源 汽车 关键零组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基地,就近服务于特斯拉、奔驰、宝马、上汽、吉利、CATL等新能源 汽车 品牌企业。项目拟租用临港产业园钻石园厂房,厂房面积1.6万平方米左右,主要用于研发、办公、试验、生产。
智能网联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集聚吸引来的不光是 汽车 制造产业链上的企业,也给其中从事运输服务的公司带来了发展机遇。
泥城镇在临港新片区中定位临港产业区生活服务基地,随着产业落地的提速,区域生活配套也越来越完善,根据泥城镇“希望泥城”公众号消息,目前,泥城社区配套逐步完善。2020年一所幼儿园建成投用,一所小学年投入使用,另外三所学校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社区养老院开工建设。购物、餐饮、休闲、 娱乐 、商务于一体的城市商圈中心初露峥嵘,成效初现。
根据临港新片区的规划,临港新片区2025年常住人口将达百万,相信大部分都是高端产业制造从业者,从 社会 现实看,凡是制造业趋于集中和得到发展的城市或者国家,经济竞争力就明显提升;而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下降的城市或者国家,经济竞争力就明显削弱。未来上海要建设制造强市,临港要建设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就必须把政策重点放在支持和发展制造业上,抵制去工业化、空心化倾向。城市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与城市创新能力相匹配,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抬高高端制造业发展成本,导致有利于建设和发展高端制造业的优质资源与要素流失。
临港新片区不是炒房客的盛宴,也不是购房投机客的必胜之选,因此,未来的临港、未来的泥城,不需要炒房客和投机者,却需要大量的人才为它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临港为人才而开放!
特斯拉返岗计划遭遇现实问题:缺少办公桌,连不上WiFi
车东西
作者?|?Juice
编辑?|?晓寒
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格局已开始改写。
大众首款王牌纯电车型ID.3在发售两个月后,于10月份迅速实现月销过万的佳绩,拿下了欧洲纯电销量冠军的位置,而此前长时间霸占这一位置的?特斯拉Model?3则直接跌出了前十。
自2019年在欧洲交付以来,Model?3的销量偶尔也会被雷诺Zoe所超过,但后者毕竟是油改电产品,且是一款售价较低的入门级小车,与Model?3并不属于同一细分市场,不会对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但大众ID.3的这次反超,却极具变革意义。
作为大众集团MEB纯电平台上打造的首款车型,ID.3不仅拥有与Model?3比肩的电驱动性能,在自动驾驶和车内交互上也颇具亮点,在竞争中完全拿得出手,并且价格也与Model?3处在同一范围之内。
这也就是说,在电动汽车销量没有大幅增长的当下,ID.3正在抢夺Model?3的市场份额,并且还抢了不少。
另外最重要的是,ID.3上市两个月取得的“胜利”,既说明了大众MEB平台在欧洲市场很能打,又说明了大众品牌在电动汽车时代已然极具号召力。
未来随着ID.4等更多ID.车型的面世,大众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还将一路猛涨。
眼下,虽然特斯拉等新玩家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个核心助推因素其实是传统车企集团在电动化上还没有真正发力。
大众ID.3的成功,正说明了传统车企在真正用心造电动车之后依然具备很强的竞争力。随着通用、丰田等更多车企出手,未来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格局肯定又将改写。
一、Model?3在欧洲跌出前十?ID.3首次登顶
在国内市场上,大众刚刚发布了ID.4,国内用户还在拿这款车和特斯拉Model?Y进行隔空比划,试图分析出这两款车谁能在国内拿下更大的市场。
但在欧洲市场上,大众已经用实力证明了ID.系列产品拥有战胜特斯拉的能力。
海外汽车分析机构JATO?Dynamics在近期公布了欧洲纯电市场销量前十的车型,令人意外的是,曾一直在榜单上占据霸主地位的Model?3不但没能继续延续强势地位,反而跌出了前十名。
10月份欧洲纯电车型销量情况
取而代之的是大众ID.3,这款车在10月份售出了10475辆,这一销量数据也创下了两个新的记录,一是这款车的销量首次过万,二是这款车在欧洲的单月销量首次超过Model?3。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车仅仅交付了两个多月,但其累计销量已经可以进入今年欧洲纯电车型销量榜的前十名了,市场潜力非常大。
大众ID.3
排在第二名的仍是雷诺的畅销小车Zoe,共计售出了9778辆,这款车长期维持欧洲纯电车销量榜前三名的位置,表现非常喜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款车为小型车,跟国内的“占号神器”比较类似。
第三名是现代Kona,这款车共售出了5261辆,第四名也是韩国车型,起亚Niro共售出了3868辆。比较有趣的是,这两款车都属于现代起亚集团,也就是说,现代起亚集团在欧洲新能源市场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地位。
现代Kona?EV
但在2019年,在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榜上,特斯拉Model?3绝对是“灭霸”一般的存在,不但依靠着特斯拉Model?3成功问鼎欧洲新纯电市场销量榜首,而且还大幅度的甩开了第二名。
2019年欧洲新纯电市场销量
从上面表格上不难看出,特斯拉Model?3一款车的销量就超过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销量之和,与同为前十名的现代Ioniq相比更是天壤之别。
在2018年和2017年,特斯拉Model?S和特斯拉Molde?X的销量之和已经能够排在年度纯电销量榜的前三名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款车还是榜单中最昂贵的车。
从去年的独孤求败,到今年的屡屡被超越,特斯拉在欧洲市场上确实显现出了疲态。
二、大众打响电动反击第一枪?老玩家们还能战斗
虽然欧洲传统车企在销量上超过特斯拉并不是孤例,在今年年初雷诺Zoe就对特斯拉Model?3完成了反击,但上一次的超越远不如这一次有有深远意义。
首先从车型上来看,雷诺Zoe是一款老车型,是传统的油改电产品,这款车的售价在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以内,在欧洲市场上属于低价车,其市场地位与国内的“占号神器”比较类似。所以这样一款车的销量超越特斯拉Model?3没有太大的意义,国内的宏光MINI也完成了对Model?3的超越。
雷诺Zoe
但ID.3超越Model?3的意义则完全不同,这辆款车处在同一个细分市场。
大众ID.3在德国的起售价为3.6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8.4万元),特斯拉Model?3在德国的起售价为4.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4.7万元)。在续航方面,大众ID.3在选装了77kWh的电池后,WLTP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49公里,而Model?3长续航版本的NEDC续航里程为668公里,考虑到WLTP标准比NEDC更为严格,这两款车在续航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大众ID.3
无论从售价上来看,还是从续航上来看,ID.3和Model?3都几乎处在同一水平,而大众的名号在欧洲也比特斯拉好使。也就是说,ID.3是真正能够威胁到Model?3的产品,而十月份,ID.3已经用销量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大众集团的造车路径从来都不是一款车打天下,而是同平台多款车共发的模式。目前大众已经打造了MEB纯电平台,而ID.3只是该平台上的首款车型。这也意味着,像ID.3这样的车型还有很多。
此前,已经有外媒介绍过多款ID.家族的产品了,就大众官方所公布过的也已经有ID.4、ID.SPACE?VIZZION、ID.?BUZZ、ID.VIZZION、ID.BUGGY、ID.ROOMZZ、ID.R等车型。
大众ID.系列车型表
这些车涵盖了轿跑车、SUV、微客、沙滩车,甚至是跑车等各种车型,这种全方位布局的能力是特斯拉所不具备的,凭着这车海战术的打法,未来大众的纯电销量将会是碾压级的存在。而特斯拉未来想要在销量上继续强压大众几乎不可能。
即使抛开这些还未量产的车型不讲,大众也并非全靠ID.3打天下,更早上市的纯电高尔夫,也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
EV?Sales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纯电高尔夫的累计销量达到了2.9万辆,在欧洲仅次于雷诺Zoe、特斯拉Model?3、现代Kona,已经稳居欧洲纯电车型榜前五名。
大众高尔夫电动版
如果再加上ID.3今年的2.03万辆的销量,大众旗下仅纯电高尔夫和ID.3今年的销量就达到了5万辆左右,而特斯拉Model?3今年在欧洲的销量则为5.8万辆,双方的差距非常小。
在纯电这条路径上,大众已经是特斯拉的强力对手。
自特斯拉横空出世并快速霸占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之后,多个传统车企也都意识到了电动化的大趋势,纷纷开始转型。但是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传统车企的反击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实质性的产品推出。
而今年开始,传统车企的纯电王牌车开始陆续交付,对特斯拉的反击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大众ID.3的销量超越特斯拉Model?3则是打响了这场反击战的第一枪。
随着各家纯电王牌产品的逐步落地,特斯拉将会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也将会迎来真正的考验。
三、特斯拉仍有优势?多项措施反击
虽然,特斯拉在欧州市场遭遇了大众ID.3的阻击,但从全年上来看,特斯拉Model?3仍然强势,在中美欧三大市场还占据不小的优势。
在中国市场方面,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份特斯拉Model?3在国内售出了1.2万辆,全年销量达到了9.2万辆,在国内纯电市场中仍然是独一档的存在。
国内今年1~10月纯电动车销量情况(图源乘联会)
在美国方面,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Model?3在美国的销量为8.9万辆,也是美国纯电市场的老大。
EV?Sales数据显示,即使在表现并不算好的欧洲市场,特斯拉Model?3今年前十个月的销量也有5.8万辆,仍然是欧洲销量第二好的纯电车型。
粗略估计,今年前十个月,特斯拉Model?3在全球的销量约为25万辆,仍然是全球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
尽管如此,特斯拉也没有放弃对欧洲市场的进一步发掘,并且已经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在了解特斯拉的应对措施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为何会不断下滑。
外媒InsideEVs分析称,特斯拉在西欧销量的颓势有两个原因:第一,欧洲其他品牌为满足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多个品牌先后推出了电动汽车,并有一定的促销政策,而特斯拉在部分国家如法国无法享受到补贴政策。第二,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产能不足,导致西欧市场供货短缺。
特斯拉Model?3
而从欧洲市场的销量榜单来看,欧洲消费者对于小型车的喜爱程度更深,雷诺Zoe、纯电高尔夫、宝马i3等典型的小型车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而特斯拉在欧洲市场上并没有这样的车型。
在了解了症结所在之后,特斯拉的应对措施也非常精准。
针对产能不足的问题,特斯拉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在柏林筹建工厂,特斯拉去年11月12日确定开始建设新工厂并已经在柏林获得了300公顷的土地用于建设新工厂,今年5月份完成了土地的清理和平整,目前已经建起了4栋厂房的雏形。
特斯拉柏林工厂
根据特斯拉的规划,工厂将会在明年正式投产交付,首批生产的产品将会是Model?Y。
但新工厂的使用还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内产能的问题还会困扰特斯拉,为此特斯拉也亮出了第二手准备:向欧洲出口上海工厂生产的车型。
根据特斯拉公布的信息,出口车辆为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与供应中国市场的车型配置保持一致,将出口至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十余个欧洲国家。
特斯拉Model?3出口欧洲
这两个措施,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特斯拉产能的问题,还能够进一步降低车辆的售价。
在欧洲本地生产,最直观的就是减少了长途运输的成本,其次特斯拉在本地生产之后都会一定程度上采用本地的零部件,这样可以更进一步的降低成本。等Model?Y在欧洲正式投产的时候,这款车在欧洲的价格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特斯拉Model?Y
而特斯拉上海工厂目前出口欧洲的产品则是磷酸铁锂版本的车型,是最便宜的版本,这也意味着,这款车在欧洲开售的售价可能会更低,也能带动一波销量。
针对特斯拉在欧洲产品线的问题,特斯拉目前虽然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动作,但是马斯克已经在今年第三季度的电话会议上透露了一些消息。
马斯克在会上表示,他在柏林驾驶Model?X的时候,在寻找停车位上遇到了很多麻烦,在美国汽车尺寸一般比较大,但在欧洲,消费者还是喜欢更小的汽车。
因而他表示,特斯拉考虑在欧洲推出紧凑车型来开拓市场,或许会是掀背车之类的车型。此外,他还表示,特斯拉将会在德国建立一个设计中心,在当地设计新的特斯拉车型。
从特斯拉的种种动作上来看,马斯克并不甘心在欧洲市场逐渐被边缘化,欧洲毕竟是汽车的发源地,拿下欧洲市场尤为重要。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和欧洲车企的战斗还将会持续下去。
结语:传统车企的纯电攻势不容忽视
虽然特斯拉前些年在纯电领域混的风生水起,但随着传统车企全面电动化转型,特斯拉也不可避免的遭遇了新的挑战。
而这挑战不容忽视,大众ID.3已经给特斯拉上了一堂课,随着更多传统车企的王牌电动汽车开始交付,特斯拉遭受的挑战将会更大。
特斯拉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目前正在欧洲积极建厂,还将会为欧洲设计车型,放弃了一款车卖遍全球的政策,开始差异化处理,但这样的措施能否会奏效还很难说。
通过这一现象也不难看出,在电动化的道路上,传统车企只是动作慢了一点,等这些车企完全开始行动的时候,战斗力将非常强悍,这也是所有新造车公司都需要注意的地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返岗计划遭遇现实问题:缺少办公桌,连不上WiFi
特斯拉返岗计划遭遇现实问题:缺少办公桌,连不上WiFi,几名员工表示,他们在弗雷蒙特工厂的办公室里找不到办公桌。还有些人表示,WiFi网络信号太差,无法支持办公的需求。特斯拉返岗计划遭遇现实问题:缺少办公桌,连不上WiFi。
特斯拉返岗计划遭遇现实问题:缺少办公桌,连不上WiFi1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此前表态称,要求远程办公的员工重返工作岗位,否则将被解雇。然而,许多员工表示,该公司却没有为迎接复岗做好准备。
据特斯拉员工透露,那些开车去弗里蒙特工厂上班的人很难找到停车位,有些人被迫选择把车停在附近的BART车站,然后搭乘特斯拉班车去上班。
即使回到办公室,很多员工也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办公桌。据报道,在疫情暴发期间,特斯拉决定重新安排某些办公区域,并且也没有考虑到员工人数激增的情况。特斯拉办公用品缺乏的情况也非常糟糕,以至于经理们告知部分员工继续在家工作。同时,特斯拉办公室的WiFi信号太弱,根本无法用于办公。
自2019年以来,特斯拉的员工人数翻了一番,目前达到99210人。本月早些时候,马斯克表示,过度招聘和“对经济的超级糟糕感觉”是特斯拉冻结招聘、进行全公司范围裁员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此次裁员包括受薪员工和小时工。
受薪员工约占特斯拉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但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有多少人在办公室或特斯拉的工厂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过去在特斯拉弗里蒙特园区工作的大多数员工都待在家里办公。
现在,该公司的裁员令正在生效,员工正在返回特斯拉拥有的办公室,员工们开始表达对办公空间和设施不足的.担忧,这也始终是困扰特斯拉的问题,因为其扩张的速度太快。
事实上,弗里蒙特并不是特斯拉最大的工厂,其面积只有530万平方英尺(不足50万平方米),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最近参观时认为,特斯拉的工厂可能存在空间不足的问题。乔纳斯表示,生产线和制造空间都有限,而且办公空间也很拥挤。
有趣的是,乔纳斯在他3月份发布的报告中说,弗里蒙特工厂“从来没有被设计为生产45万辆汽车”。在特斯拉从丰田手中接过它之前,其在巅峰时期的产能大约为30万辆。他认为,这种产能限制的问题正逐渐暴露出来。
由于在生产和办公中,空间不足都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以至于马斯克和特斯拉可能不得不推进扩建其首家汽车工厂的计划。
马斯克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实际上,我们仍在满负荷运营我们的加州工厂,这是北美最大的汽车工厂,我们正在考虑大幅扩建。它在北美生产了三分之二的电动汽车,是所有其他汽车制造商总和的两倍。”
从某种程度上说,马斯克的复岗计划被他自己搞砸了。但马斯克是个大忙人,除了特斯拉,他还要运营SpaceX。同时,马斯克还在收购推特,或者至少正在与该公司就其平台上有多少机器人而争论不休。
马斯克已经表达了他对在推特远程工作的态度,即只允许那些工作“最出色”的人享受这项特权。
特斯拉返岗计划遭遇现实问题:缺少办公桌,连不上WiFi2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近期表示,如果员工想要保住自己的工作,就必须返回办公室工作,并发誓自己一周七天都会出现在办公室。这引发了特斯拉员工对办公楼停车位和工位的争抢。特斯拉员工表示,拥挤的办公室和速度缓慢的无线网络正在造成问题。
6月8日,马斯克在特斯拉的加州费雷蒙特工厂发表讲话,现场有特斯拉的数十名员工参加,此次讲话还向全球数千名员工进行了直播。这是自马斯克宣布,所有白领员工都必须每周在办公室工作至少40小时,并将裁员10%以来,首次与全体员工交流。
然而,特斯拉员工表示,马斯克让员工返回办公室的计划因为费雷蒙特工厂的办公空间不足而变得复杂。几名员工表示,他们在弗雷蒙特工厂的办公室里找不到办公桌。还有些人表示,WiFi网络信号太差,无法支持办公的需求。
此外,随着更多员工的返回,停车场的停车位也供不应求。在疫情发生前,当地的特斯拉员工曾需要乘坐通勤车进出工厂。
疫情以来,特斯拉的员工总数在2019年的约4.8万人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多,去年达到接近10万人。然而根据马斯克的说法,由于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他计划将特斯拉的受薪员工总数削减10%。
根据一些员工的说法,工厂的经理们对他们表示,由于办公空间不足,他们无法一周五天都来办公室工作。这与马斯克此前的要求不一致。
马斯克表示,要求白领员工返回办公室,是促进工厂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平等的努力的一部分。即使在疫情期间,工人也被要求到工厂工作。马斯克还表示,他此前在弗雷蒙特工厂度过了很长时间。2018年,他曾表示,因为在特斯拉和SpaceX的工作,他需要睡在工厂里,每周工作时间超过120个小时。不过在2018年晚些时候,他又表示,已经将每周的工作时间减少至80到90个小时。
特斯拉返岗计划遭遇现实问题:缺少办公桌,连不上WiFi3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要求远程办公的员工重返工作岗位后,特斯拉还没有为员工集体返回办公室办公做好准备,问题包括停车位不足、办公桌短缺和Wi-Fi信号弱。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很多特斯拉上班族在家办公。今年5月31日,马斯克给居家办公的员工发送了“最后通牒”邮件,让居家办公的员工要么每周至少在公司办公40小时,要么滚出特斯拉。
外媒称,马斯克威胁要解雇那些基本不来办公室工作的员工,但特斯拉的办公室里挤满了试图不被解雇的人,以至于该公司的办公桌都用完了。
外媒指出,自2019年以来,特斯拉的员工人数翻了一番,目前为99210人。去年,特斯拉在全球雇佣了28533人,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40.3%,这些岗位很大一部分在欧洲和中国。
今年6月2日,马斯克在发给公司高管的题为“暂停全球招聘”的电子邮件中表示,该公司需要“裁减大约10%的员工”,并暂停特斯拉全球所有招聘。他指出,过度招聘和对经济的“超级糟糕的感觉”是特斯拉暂停招聘和裁员的原因。
后来,在6月24日,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在未来三个月削减10%的受薪员工,小时工数量预计将会增加。该公司的裁员计划将只影响整体员工数量的3.5%,实际的裁员数量并不是超级庞大。
据外媒报道,受薪员工约占特斯拉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但不清楚他们中有多少人在办公室或特斯拉的工厂工作。
关于“上海超级工厂落地泥城镇对临港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势杰]投稿,不代表平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sphina.com/cshi/202504-6472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平和号的签约作者“势杰”!
希望本篇文章《上海超级工厂落地泥城镇对临港区域发展的影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平和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上海超级工厂落地泥城镇对临港区域发展的影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上海超级工厂落地泥城镇对临港区域发展的影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