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朝代

网上科普有关“英国的朝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英国的朝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更新1: 其实我最想知道...

网上科普有关“英国的朝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英国的朝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更新1:

其实我最想知道各朝代的英文名...

更新2:

我不会因为谁的答案长篇大论就选谁

论涌跃发言.

更新3:

York 还有冷气机

工厂用的大匹数型号

颇出名的.

1. 到底由建国至今

英国经历过多少个朝代? 请给予各朝代的中英文名称. 楼上的历史资料这样详细而且和我知的不同(特别是温莎皇朝年份),我怎会不怕,不过既然楼上没有朝代的英文名,我略作补充如下: a/ Anglo-Saxon Dynasty (839-1066) b/ Norman-Plantage Dynasty (1066-1377) c/ Dynasties of Lancaster & York (1377-1485) d/ Tudor Dynasty (1485-1603) e/ Stuart Dynasty (1603-1714) f/ Hanoverian Dynasty (1714-1910) g/ Windsor Dynasty (1910 – 现在) 2. 每次改朝换代原因为何? 请参考楼上. 3. 今天有什么东西用这些朝代名字命名? Saxon : Saxon Tower 在荔枝角 Norman : 防毒软体 Lancaster : 护肤品/皮革用品 York : 牛仔裤 (我记得很久以前有York牌男士 *** 参考:.yimg/i/icon/16/9 ) Tudor : 名贵手表 (几时先买到?) Stuart : Jill Stuart 时装算不算 (或者动画’一家之鼠’算不算?) Hanoverian : 汉诺威马及汉诺威山地犬又算不算? Windsor : 皇室戏院

皇室大厦

温莎酒店

英国虽然只是西欧的一个岛国,面积不大,但由于最早的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曾经建成号称「日不落帝国」的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世界影响最大的国家,战后虽然被美国取而代之,但美国的主要语言也是英语,美国的主体民族也是盎格罗—撒克逊人,美国的学生除了要学习不长的美国历史外,也要学习英国历史。 英国人历史上局处岛国,偏于保守,历史上虽然英国的社会状况不断改变,但政体变化不大,至今没有一部成文的宪法;王室虽然也在不断地改朝换代,但和中国不同,英国历史上很少发生改变统治家族的叛乱,每次变更多是王室缺乏男性后裔,而需由女性后裔继位,既而使王室姓氏相应更改。因此,现在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血统可以追溯到最早的撒克逊诸王的身上。 各朝代的英国历史 史前英国(凯尔特英国,公元43年以前) 罗马时期英国(44年—410年) 盎格鲁-萨克逊英国与七国时代(约440年—850年) 丹麦律法施行区时期(850年—1066年) 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1154年—1399年) 玫瑰战争(1399年—1485年) 约克王朝 兰开斯特王朝 都铎王朝(1485年—1603年) 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1714年) 汉诺威王朝(1714年—1901年) 温莎王朝(1901年—现今) 都铎王朝,开始于1485年,「玫瑰战争」结束,亨利·都铎夺得王位。1603年,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莉莎白女王去世,都铎王朝结束。这一百多年的都铎王朝时代可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都铎王朝的统治者包括: 亨利七世,亨利·都铎,亨利六世侄子(父亲是亨利六世同母异父的弟弟) 亨利八世,亨利七世次子 爱德华六世,亨利八世的小儿子 琴·格蕾郡主,亨利七世外孙女的女儿 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算作英国女王 玛丽一世,爱德华六世同父异母的姐姐 伊莉莎白一世,玛丽一世同父异母的妹妹 汉诺威王朝(House of Hanover),是于1692-1866年间统治德国汉诺威地区和在1714-1901年间统治英国的王朝。 起源 汉诺威王朝是德国布伦瑞克王朝的分支之一,因此又称为不伦瑞克王朝汉诺威分支。汉诺威王朝和布伦瑞克王朝的前身,都是威尔芬王朝,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萨克森及巴伐利亚公爵狮子公爵亨利。而亨利的幼子威廉成为布伦瑞克-吕尼堡公爵(Duke of Brunswick-Lüneburg)。 不伦瑞克王朝吕尼堡分支,经过多年发展后,在1692年成为汉诺威选帝侯国。自此以后,王室人员以国为姓氏,改称为汉诺威分支,亦即是汉诺威王朝。 汉诺威选帝侯 1692年,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委任布伦瑞克-吕尼堡公爵为第9位世袭选帝侯,是为汉诺威选帝侯,以增加哈布斯堡王室成员当选皇帝的胜算机会。自此以后,布伦瑞克-吕尼堡公爵及其后代便以封国为姓,改姓汉诺威。 恩斯特·奥古斯特 (Ernst Augustu 1692年-1698年) 乔治一世·路易 (Ge I Louis

1698年-1727年) 乔治二世·奥古斯特 (Ge II August

1727年-1760年) 乔治三世 (Ge III

1760年-1803年) 选帝侯称号保留至1814年 自1714年起,汉诺威选帝侯开始兼任英王(详见下文),汉诺威和大不列颠王国以及爱尔兰结成共主邦联。 而汉诺威选帝侯国,在1803年被法军占领,直至1814年拿破仑倒台后,汉诺威在列强同意下,被升级为王国。 汉诺威国王 1814年10月,维也纳会议上决定,为了给予英王在德国事务上的发言权,决定将汉诺威选帝侯国提升为汉诺威王国,并与英国组成共主邦联。 但这个共主邦联很快瓦解,当1837年英王威廉四世驾崩后,英国王位传给了血缘关系较近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但因德意志地区施行撒利法,禁止女性继承王位。其三伯父的汉诺威王位传给了他的五叔坎伯兰公爵。但此时,普鲁士已经开始密谋统一德国的大业。1866年,普奥战争期间,普鲁士突然派兵占领汉诺威王国,并改编为普鲁士的一个省。汉诺威王国灭亡。 乔治三世 (1814年-1820年) 乔治四世(Ge IV

1820年-1830年) 威廉 (Wilhelm

1830年-1837年) 恩斯特·奥古斯特 (Ernst August

1837年-1851年) 乔治五世 (Ge V

1851年-1866年) 英国国王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英王詹姆斯二世和其信奉天主教的后裔被逐离英国。詹姆斯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和安妮陆续继位,但不幸二人都驾崩后都无存活子嗣可继承王位。 在安妮女王长子夭折后,英国国会为避免英国王位再次落入天主教徒手上,通过1701王位继承法/1701嗣位法,规定: 若1689权利法案中所规定的继承人全部无子死亡后,王位由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汉诺威选帝侯夫人苏菲亚和她的新教后代继承。 这部法律,令当时在英国王位继承序列头50名的王室成员都失去王位继承权。虽然,法案导致数次因王位争端而起的冲突,但位于王位继承序列第52名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Gee I),最终于1714年继位为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直至1727年驾崩。而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于1801年合并,组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温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统治英国和其海外领地的家族,其前身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而其家族实际姓氏为维丁(Wettin)。 王朝背景 温莎王朝的父系祖先为维丁家族,后来其中一个分支被分封到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即今日德国的图林根州),该分支便自此以国为王朝名,但保留维丁作为私人姓氏。 该分支的数位王子通过婚姻或获选多国国王,如葡萄牙、比利时和保加利亚国王等。1840年2月10日,英女王维多利亚和她的大表哥萨克森-科堡-哥达亲王阿尔伯特结婚,萨克森-科堡-哥达这个德国姓氏就此带入英国王室。 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驾崩,其长子继位为爱德华七世,爱德华成为第一位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君主。 王朝之始───改朝换姓 1914年8月4日,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但由于经历多年复杂的联姻,此时欧洲各国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关系。而英国王室带有德国姓氏,更令英国人觉得不顺。为安抚民心,当时在位的英王乔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颁布一道枢密院御令,宣布改将英国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为温莎。温莎一名来自温莎堡,是英国最古老的王宫之一,遽闻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选址奠基的。 重要事件 温莎王朝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皆成功令英国成为战胜国。而另一方面,英殖民帝国在二战后迅速瓦解,殖民地陆续宣布,令英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大不如前,陆续失去爱尔兰国王和印度皇帝等称号。但通过各种妥协方式,令英国在前殖民地区的影响力依然举足轻重。这些妥协包括成立英联邦,和允许一些国家自主,但仍奉英王为国家元首。直至今天,仍有15个国家奉英王为国家元首,其中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令英王至今依然为名义上统治最大面积领土的君主。 历任君主 1910-1936 乔治五世 King Gee V 1936 爱德华八世 King Edward VIII 1936-1952 乔治六世 King Gee VI 1952- 伊莉莎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是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全球性帝国,在20世纪初的鼎盛时期,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该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

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40%。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英国日渐式微的国力,大英帝国逐渐瓦解。今天,英国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性的组织英联邦,但是与大英帝国不同的是,英国再也无法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各个方面直接影响英联邦的其他成员了。

都铎王朝与玫瑰战争

英国所有“鬼宅”中,诺福克郡艾尔沙姆附近的布利克林庄园毫无疑问名列第一。

据说,它是17世纪詹姆士一世时期全英最漂亮楼房之一,以精美挂毯装饰和珍贵藏书闻名于世。此外,这个庄园如此著名还因为它是可怜的无头皇后安妮·博林的亡魂之家。

布利克林庄园(Blickling Hall)位于英国诺福克郡艾尔沙姆附近的布利克林村北部,庄园占地1933公顷,其中包括:200公顷林地,180公顷公园和1400公顷农田,是世界著名的幽灵乐园。托马斯·博林伯爵的女儿皇后安妮就出生在这里这个庄园。

安妮皇后在1536年5月19日因被亨利八世冠以背叛罪砍头。据称每到她被执行死刑的日子,总有人看到她在腋下夹着头颅,乘坐一辆由无头骑士驾驶的马车绕着塔走动或是跪在庄园的一角,手中捧着自己的头颅向人们诉说自己委屈的故事。

皇后安妮.博林的画像

除了安妮皇后外,这个庄园还有两个著名的“鬼魂”经常出现。一个是托马斯伯爵,据说他因为看着女儿死亡而没有出手相救受到诅咒。每年,他的鬼魂在公鸡鸣晓前都试图翻越12座桥;另外一个鬼魂是约翰·法斯图尔夫爵士,他是15世纪的一名骑士,后来成为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福斯塔夫》中主角的原型。据说,他将这个庄园卖给托马斯爵士,他也经常访问自己这个家。

布利克林庄园经理让·布鲁克斯平静地说,很多访问者报告曾看到过这三个人的鬼魂,尤其是在5月19日前后,因为那是安妮皇后被砍头的日子。

亨利八世画像

安妮·博林(Anne Boleyn,1501年/1507年-1536年5月19日)是英王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彭布罗克女侯爵,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生母。威尔特伯爵托马斯·博林之女。她的一生都堪称绝代传奇。亨利八世废除同第一任妻子凯瑟琳(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之女)的婚姻并同安妮结婚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导致了他同罗马天主教廷的决裂并最终引发英国宗教改革。

安妮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处决砍头的王后。电视剧《都铎王朝》第二季完全演绎了这段故事。

电视剧《都铎王朝》宣传画

一、英国都铎王朝前的政治力量

在都铎之前的中世纪,英国国王虽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而且比之欧陆各国的王权都更为强大,但是,在它的周围同样存在着三大难以超越的制约力量:一是贵族集团,二是教会势力,三是中产阶级。

英国的贵族就个人力量而言,当然是无力与王权抗衡的,但贵族们的联合力量却足以与王权分庭抗礼,而且正是因为前一条原因,英国的贵族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封建权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联合一起与国王斗争,并屡屡获胜,迫使国王俯首让步。1215年《大宪章》和1258年《牛津条例》的订立就是两个最典型的事例。

英国天主教会作为庞大的国际宗教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凭借罗马教廷的强大后盾和自身控制的约占全国1/3的土地资源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垄断地位,始终在中世纪英国的权力舞台上扮演着一个显赫的重要角色。

由农村乡绅和城市市民组成的中产阶级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崛起于13世纪的一支新生力量,尽管那时它的政治功能和影响明显弱于贵族和教会,但它手中的巨额财富和蒸蒸日上的发展潜势,特别是作为国家主要税源的不可替代的特殊财政地位,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一支不容王权忽视的政治力量。

在这样一种多元型的力量对比结构中,中世纪的英国王权虽然较为强大,足以维持国家的政治统一,但绝无可能超然凌驾于其他三大势力之上而建立君主专制。

电视剧《都铎王朝》中安妮·博林

二、都铎王朝时的英国变成了一个以国王为化身的真正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

都铎王朝(英语:Tudor dynasty;1485年-1603年),在此期间,经过王朝的统治者亨利七世、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通过议会,宗教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巩固强大了王权,而强大的王权又保证了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英国冲破了中世纪基督教体系的束缚,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信仰新教的民族国家。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被认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保持近千年的王权与神权并立、教会与世俗政权对抗的二元社会结构被神权服从王权、教会隶属国家的一元社会结构所取代,英国变成了一个以国王为化身的真正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

进入都铎时期,英国的三大势力政治力量对比结构根本改变。

贵族集团在玫瑰战争中元气大伤势力锐减。 许多名门望族身死家灭,残留的贵族世家屈指可数,就总体而言,贵族集团呈江河日下之势,再也无力在政治舞台上“兴风作浪”,个别贵族甚至不得不靠仰王权之鼻息而苟延残喘。

教会势力在宗教改革中遭受致命打击。 教产被没收,修道院被解散,修士被勒令还俗,教皇势力被驱逐。主教必须根据国王的提名选举产生,宗教大会制定的法规须经国王批准才能生效。教会法庭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和国王命令,不得把案件上诉罗马。都铎王朝独立的神权王国被摧毁,国王成为僧俗两界共同遵从的最高首脑。

中产阶级(即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虽然随着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其经济势力进一步增强,但尚未强大到对王权提出挑战的地步,更没有产生夺取统治权的政治要求,相反,他们仍然需要王权羽翼的保护,因此,这个集团还不是王权的异己力量,而是王权的支持者。

电视剧《都铎王朝》中的亨利八世

三、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初期的宗教改革的呼声

1519年,德国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发表《九十五条纲领》,公开斥责罗马教廷的腐败和虚伪,他说:“我只点了一把火,但是所用的是真理的语言”。在德国开始了以路德派(信义宗)为指导思想的新教运动。 由于他的主张符合当时对罗马教会普遍不满的市民阶级和新兴贵族的利益,新教思想迅速波及到法国、尼德兰、西班牙、瑞士、英国和北欧。一大批神学家、哲学家著书立说,纷纷提出自己的宗教理论。

英国人威廉.廷代尔就是其中之一。威廉·廷代尔(William Tyndale,1494?–1536年),是16世纪著名的基督教学者和宗教改革先驱。他精通外语,从1521年起便开始把《圣经》从希伯莱语和希腊语翻译成英语;又借助印刷术,把英文版的《圣经》普及到平民大众。

1528年,威廉.廷代尔写了一本书《论基督徒的顺从》。此书的核心思想是,教会不应该顺从教皇,而应该顺从国王。

1529年之前,英国政坛的宗教思想还比较传统。天主教会被认定是唯一合法的教会,教皇被认定是唯一合法的精神领袖。然而,这股新思想非常顽强,它总能找到方法,渗透到权力的中枢。这一次,它借助一个女人,走进了国王的宫廷。

电视剧《都铎王朝》宣传画

四、依附王权实现梦想,政治婚姻是重要的途径

安妮的父亲托马斯·博林爵士,即后来的威尔特郡和奥蒙得郡公爵。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仕途和家族荣耀,只有依附王权。对女儿的培养必须从小做起。

托马斯·博林作为亨利八世的外交官,在欧洲人脉广泛。1514年亨利八世将自己的妹妹玛丽·都德嫁给法王路易十二,安妮的父亲安排她(13岁)作为新娘的陪嫁女官去到法国。

在法国,她是玛丽·都德的继女克劳德王女(Queen Claude of France)最宠爱的侍从女官之一。这段时间里,安妮接受到法国上流文明社会的薰陶,学习法国文化与礼仪,妆扮,音乐,舞蹈,编织,缝纫;还学习了家族谱系、算数、阅读、写作、历史、社交。安妮除了和一般名媛淑女一样擅长针线刺绣、烹饪厨艺、操持家务和唱歌跳舞外,还会玩纸牌、下象棋、赌骰子、骑马、打猎、射箭、驯鹰。所以安妮很有文化和艺术修养,还精通多门语言,穿着打扮上也很时髦,深得法国宫廷之道。她还在英国贵族前来拜访法国宫廷时担任翻译官。

当德国马丁·路德《九十五条纲领》传播到法国时,安妮深受影响,成为宗教改革坚定的拥护者。

安妮·博林的父亲于1521年冬天召唤她回国,她于1522年1月起程返英。

原本,按照父亲托马斯的打算,这次让安妮返回英国,是要安排她与她的爱尔兰表兄詹姆斯联姻,同时解决有争议的伯爵领地奥蒙德(Earldom of Ormond)的继承问题。然而事与愿违,由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次政治联姻并没能成功。

不过这对父女却一点也不沮丧,因为托马斯爵士一见到自己这个魅力非凡的女儿,就有了新的期盼和计划。攒足了经验值和战力的安妮,与老父一拍即合,野心和欲望在心中升腾,重新选定目标,瞄准亨利八世。

电视剧《都铎王朝》场景

托马斯爵士安排安妮·博林入宫,成为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王后的侍从女官。

在1522年3月4日的化妆舞会中以优美熟练舞姿展露吸引力,并成为宫廷社交圈内公认的高雅、智慧又不乏风情的女人。果然亨利八世在1525年开始迷恋上安妮·博林,并对她展开追求。

这段情事刚开始时安妮·博林表现得很低调。 亨利八世为了讨好安妮,用财富和大量珠宝、衣物,还有各种奢华的礼物包围她,在1527年至1528年间至少给她写了十七封情书。面对珍贵的珠宝首饰和热情洋溢的情书,安妮却显出异于常人的冷静,并言辞犀利地一次又一次拒绝亨利。

等亨利八世上钩之后,抓住机遇的安妮·博林并不急于同亨利八世发生关系,她声称她不会做他的情妇,一定要明媒正娶。这一招厉害。甄嬛也用过这一招——要让男人珍惜你,永远不能让他们觉得太容易得到了。这样,男人才不会对你失去兴趣。

电视剧《都铎王朝》场景

安妮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坐上王后宝座。 亨利八世的第一任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一直未能生下都铎王朝的男性继承人,在安妮·博林的筹划下,亨利八世相信安妮·博林是命中注定的可以为他生下健康儿子的女人。为了儿子的合法地位和江山后继有人,亨利八世正式拉开了同凯瑟琳的离婚大战。

亨利八世于1527年与大臣向梵蒂冈递交了他与凯瑟琳王后的婚姻无效申请。在凯瑟琳的侄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压力下,教宗克勉七世连着六年拒绝批准这个婚姻无效的申请。

凯瑟琳王后的画像

五、亨利八世的离婚问题成为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随着宗教改革思想传入英国,广大群众反天主教会的情绪日加高涨,乡绅和资产阶级中涌现了许多思想更为激进,力主改革的人士,他们要求摧毁天主教会,排除罗马教廷的干涉。正值此际,亨利八世的离婚问题成为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安妮·博林本人的宗教思想比较激进。 她反对保守的天主教信仰,认为应当打破教皇对世俗王权的压制。如果能排除罗马教廷的权力,她本人在和凯瑟琳的较量中就将占据绝对的主动。她把威廉·廷代尔《论基督徒的顺从》拿给亨利看,书中的观点正合亨利之意。

亨利八世是个野心勃勃权力欲望旺盛的人。 他不能容忍与旁人分享自己的权力,更不用说一直奉教皇为至尊,容忍天主教会占有大量政治、经济特权,就连自己的离婚诉求六年都无法得到批准。如果能把天主教会占有的土地和财产收归国有,如果能剥夺教皇的特权转而由自己统治英国教会,自己就将建立起强大的王权,自己的婚姻也可以随心所欲。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亨利不但要与上千年的传统决裂,要承担异教徒的罪名,还要与强大的天主教国家为敌。但是,安妮·博林知道亨利八世不会因为有这些危险就畏首畏尾,因为她非常清楚亨利强烈的权力欲。为了满足他唯我独尊的欲望,他敢于藐视一切力量——从现在起,挡我者死!

于是,亨利八世展开行动,利用国会讨论离婚,迫使国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获得王权。

电视剧《都铎王朝》宣传画

六、亨利八世通过离婚诉讼的讨论推进了英国的宗教改革并获得最高权力

英国议会从1529年到1536年,连开八届会议,在新兴资产阶级为代表的改革派人士策动下,通过一系列议会法案实行宗教改革。根据议会法案,先后使亨利八世从教会勒取大笔罚金,截留给罗马教皇的年贡,取得制定教规和任命主教的全权,取得教会最高司法权,取代罗马教皇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领,把主教首年俸和什一税归为己有,解散所有修道院,将其巨额土地财产收归王室。从此,英国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会体系,建立了由国家政权控制的,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

亨利八世获得司法权(离婚权力)的过程如下:

1529年的国会在一片吵闹声中拉开了序幕。 持不同立场的议员各抒己见,互相攻讦。上院议员约翰.菲舍尔是罗切斯特主教,他强烈反对离婚案。他公开表示,亨利八世的做法将毁灭英国的教会。不过,国会中支持改革的显然更多,尤其是下院,那里多是新兴资产阶级。他们普遍憎恨教会和教士的特权,只是在如何改革的问题上互相不愿妥协。

亨利从国会的合作态度中看到了希望。

1529年底,国会通过了《剥夺教士司法特权法案》。从此,教士犯罪将与普通平民一视同仁。

1530年,国会通过了《藐视王权罪法案》。藐视王权罪,指的是企图请求外国势力处理英国本土事务。法案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打击那些承认罗马教廷至尊权威的人。

教士们也进行了反击。 1530年,他们联合了部分律师,宣称从法理上国会无权授权大主教违背教皇的命令。但他们的反抗在亨利的决心面前立刻土崩瓦解了。恰在此时,一桩离奇的投毒案发生了。罗切斯特主教菲舍尔的仆人吃了粥后中毒了。很明显,有人想要毒死菲舍尔,但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谁也不知道。

正在教士们人心惶惶时,1531年,亨利八世宣布要指控所有反对他离婚的天主教士犯有藐视王权罪。不过,亨利又表示,如果坎特伯雷教士会议愿意拿出10万英镑,他们就可以免除惩罚。

双方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一个协议。首先,坎特伯雷教士会议五年内付清10万英镑。

其次,英国教会承认亨利八世为“英国教会的至尊首脑”,享有司法权。英国教会服从国王的领导,作为交换,亨利将撤销对他们藐视王权罪的指控。当协议被拿到教士会议上讨论时,没有一个人发言。主持会议的沃汉姆大主教说:“不说话就表示同意。”结果全体教士齐声说:“那我们就都不说话。”

凭借这次会议赋予自己的新头衔和权力,亨利八世终于获得司法权,可以甩掉凯瑟琳了。

当亨利八世成功使英国脱离罗马教皇的控制时,也就决定了安妮本身的悲剧性,当王权不受任何限制成为英格兰最至高无上的权利时,安妮本人的地位也就失去了法律保障,因为那时再没有任何东西能阻碍亨利八世的欲望了。

亨利八世画像

七、安妮的悲剧不可避免发生

安妮·博林聪明果决,自信强势,对政治敏锐热衷,颇有手腕,堪称是亨利八世最完美的情人;然而当安妮成为亨利的妻子后,却变得多疑残忍,刁钻刻薄。后来亨利也对频频干政并且试图推动宗教改革朝更加激进的方向发展的安妮感到厌倦,认为她言辞尖锐、个性泼辣、野心勃勃,并不适合担任一国之母。尤其是安妮不能为亨利八世生育儿子后,立即被亨利八世所抛弃。

没有权力的制约,安妮的命运肯定比凯瑟琳王后更加悲惨,带着通奸的污名直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533年6月1日,安妮·博林加冕为英格兰王后。凯瑟琳被褫夺王后的称号,并幽禁在一个下等庄园里。玛丽·都铎也因此被贬为私生女,不被允许和母亲见面。

1533年9月,安妮·博林生下女儿伊丽莎白,也就是后来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同样是因为安妮没有生出儿子,亨利八世又将自己的心思转移到了安妮的女侍官珍·西摩的身上。

1536年,亨利八世下令逮捕安妮·博林和她的弟弟子爵乔治。乔治被指控和他的三名朋友私通安妮·博林,并计划暗杀国王。乔治和他的朋友被处死,而安妮·博林则被判定与自己的弟弟通奸,并被幽禁在了伦敦塔。

1536年5月19日安妮被斩首。亨利八世宣告自己和安妮·博林的婚姻无效。

电视剧《都铎王朝》场景

这是一个权力被赋予又失去监督被滥用的游戏。

亨利八世为了离婚反对罗马教皇,调动社会力量成功获得权力。在亨利八世发动脱离教皇的运动中,以安妮及安妮的父亲为代表的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集团全力支持。亨利八世获得权力以后,滥用离婚的权力。安妮最终成为权力没有得到制约被滥用的牺牲品。

这是个人的野心依附于专制王权带来的悲剧。

亨利八世画像

八、观众观看电视连续剧《都铎王朝》后对安妮父亲的评价

我觉得整部剧中最可恨的人不是安.博林,而是她的父亲托马斯.博林,完全是一个不理自己子女死活,只顾自己利益、极其自私无情之人。

Why ? 很简单,如果他真的爱自己的女儿,他不会先后把自己的女儿玛丽和安送给国王做情妇,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正是因为安的聪明、倔强以及好胜的性格,不甘心做一个随时被弃的情妇,利用亨利对自己的迷恋,最终登上了皇后的宝座。话又说回来,如果他真爱自己的女儿,不会在安患上瘟疫,所有人以为她必死无疑后,又奇迹活过来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女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她回到国王的身边,继续宫廷的斗争,当时安妮露出的是完全失望的表情。直到最后,安妮被诬陷关进伦敦塔,对他父亲审讯的时候,他竟然为了保命,把所有罪名推到自己女儿身上。造成安妮的悲剧下场,她父亲完全是幕后推手!

看了《都铎王朝》安妮博林的结局。 博林家族由盛入衰,命丧断头台,而博林家族的家长托马斯却逃过一死,看到他听到查尔斯告诉他依旧是伯爵是他按捺不住的笑容时,看到安妮在伦敦塔内看着家人们被斩首而痛苦时,看到怀特在狱中写下这首诗时......多想时间回到最初,安妮没有听从父亲的话入宫 ,而是和怀特在一起,该多好,凭着怀特对她的爱,她足以过得幸福,而不会变成这般结局,被诬陷有一百多位情人,甚至与他亲弟弟**,这些人都难逃一死,想起狱中怀特得知这一判决时,他说“唯一有罪的是我”不禁泪流满面,最后他看着她走上断头台,看着她走向死忙......如果时光回到最初......

九、《“欲望”的自己》

男人要得到美丽的女人,

女人为了权势和财富勾心斗角不择手段

安妮为了权力走向了灭亡

都铎王朝的后宫故事荒唐中蕴含人性

我们都有另一个叫做“欲望”的自己

欲望与不择手段的化身

时刻都在演绎都铎王朝血腥情仇史

英国蔷嶶战争

英国历史上的红白蔷嶶战争是因为两大家族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内战. 这两大家族分别以红色和白色的蔷嶶作为标志.

兰开斯特家族 The Houses of Lancaster 红蔷嶶.

约克家族 The Houses of York 白蔷嶶.

现在亦称作红白玫瑰战争.

蔷薇战争(WarofRoses),为西元一四五五年至一四八五年间英国贵族的内战。英法百年战争后期,法因圣女贞德崛起,助法王查理七世抗拒英军,反败为胜。英国前线失利,其联盟布根弟公爵更撤出支援,终於由欧洲大陆退返英国本士。除卡莱(Calais)外,英国失却所有在法据点,英贵族纷纷携械返乡,遂成地方强藩。英贵族间,久因在法前线争功积怨,彼此成仇,返乡后时有争端。英王亨利六世既失军功,又乏力重振威势,中央政府遂成积弱之势,无法主持公义,维护地方秩序,于是放任贵族持械私斗。贵族们以兰卡斯泰家族与约克家族为首,分派对垒,互争王位控制权。从一四五五年始,三十年间,战事不断。英国贵族战死无数,许多旧家贵族因此绝嗣灭族。居领导地位之兰卡斯泰家族於一四七七年绝灭,大权旁落於其支派都铎家亨利之手(HenryofTudor)。而约克家族亦於一四八三年绝男嗣,仅遗一女伊利沙白(ElizabethofYork)。一四八五年亨利都铎得贵族支持登英王基,翌年,娶约克家之伊利沙白为妻,结束为期三十年之恩怨,开创英近代史之第一个王朝-都铎朝。

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 (1455年–1487年),或称蔷薇战争,通常指英国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和约克王朝(House of York)的支持者之间为了英格兰王位的断续内战。两个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皇族的分支,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玫瑰战争不是当时所用的名字,它来源于两个皇族所选的家徽,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

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以伦敦坦普花园的两朵玫瑰被拔标志战争的开始。

该战争大部分由马上骑士和他们的封建随从组成的军队所进行。兰开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国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东部。玫瑰战争所导致的贵族的大量伤亡,是贵族封建力量的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了都铎王朝控制下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的发展。

继承权之争

两个家族之间的对立始于英王理查二世被他表兄,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四世(Henry Bolingbroke亨利·博林布鲁克)在1399年推翻。 作为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冈特的约翰(John of Gaunt)的儿子,博林布鲁克对王位有不是很强的继承权。根据先例,王位应该传给爱德华三世的次子安特卫普的莱昂纳尔(Lionel of Antwerp)的男性后裔,事实上,理查二世立了莱昂纳尔的孙子罗杰·莫提梅(Roger Mortimer)为王位继承人。但是,博林布鲁克加冕为亨利四世。因为理查二世的统治不得人心,所以他得到了容忍。博林布鲁克在1413年死去。他的儿子兼继承人,亨利五世是个杰出的军人,他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军事胜利为他赢得了大量的支持度,使得他得以强化兰开斯特的统治权。亨利五世的短暂统治经历了一次由兰利的埃德蒙之子剑桥伯爵理查所领导的政治阴谋。剑桥因在导致阿金库战役的战斗的开始时叛国而在1415年被处决。剑桥的妻子安妮·莫提梅也对王位有一定的继承权,因为她是罗杰 ·莫提梅的女儿,所以是安特卫普的莱昂纳尔的后裔。亨利五世死于1422年,而剑桥伯爵和安妮·莫提梅的儿子约克公爵理查将对懦弱的亨利六世的王位发起挑战。

亨利六世

兰开斯特家族方面的英王亨利六世被不受欢迎的摄政和谋士所包围。最有名的是埃德蒙·蒲福(Edmund Beaufort)和威廉·德拉波罗(William de la Pole),他们被指责管理政府无能并且在继续对法兰西的百年战争中指挥不利。在亨利六世之下,几乎所有在法国的英国据点,包括亨利五世所赢得的,丧失殆尽。亨利六世开始被视为无能昏庸的国王。而且,他还受到令人尴尬的间发性精神疾病的困扰。到1450年代,很多人认为亨利不适合他的角色。兰开斯特国王的短暂的王朝已经被合法性的问题所持续困扰,而约克家族相信他们对王位有更强的继承权。不断增加的民众不满,众多的封建贵族的私人军队,和亨利六世朝廷的腐败使得内战的政治气候已经成熟。

当国王亨利在1453年开始遭受第一轮精神病时,摄政理事会建立了,由强大和受欢迎的约克家族的首领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Richard Plantagenet,Duke of York)任摄政王。理查很快更大胆的开始加强了他对王位的要求,他囚禁了蒲福,并在一系列和亨利的强力支持者(如诺森伯兰公爵)的小冲突中给予他的同盟者萨尔斯堡和沃里克以支持。亨利在1455年的痊愈挫败了理查的野心,约克公爵很快被亨利的王后安茹的玛格利特赶出朝廷。因为亨利是个无用的领袖,强力和上进的玛格利特皇后成了兰开斯特派系的实际领袖。玛格利特王后建立了针对理查的一个同盟并和其他贵族密谋削弱他的影响力。遭受到更多挫败的理查最终付诸武力,在1455年在圣艾班斯第一次会战(First Battle of St Albans)中挑起争端。

1455–1460年的初始阶段

尽管国王亨利和约克公爵理查的支持者之间的武装碰撞之前就发生过,但玫瑰战争的主要武装冲突阶段发生在1455年和1485年之间。

1455年5月22日,约克公爵理查领一支小部队前往伦敦,在伦敦北面的圣艾班斯碰到赶来的亨利六世的部队。相对规模较小的圣艾班斯第一次会战是内战的第一次公开冲突。理查表面上的目的是从亨利国王身边清除"奸臣"。结果对于兰开斯特方面是败仗,他们失去了很多领袖,包括埃德蒙·蒲福。约克和他的同盟重新获得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时间两边似乎都为真正进行会战所震惊并尽力妥协。当亨利再次遭受精神疾病时,约克重新任摄政王,玛格利特受他保护,在理事会的决策中遭到排挤。

在圣艾班斯第一次会战之后,1455年的妥协获得了一些成功,而约克在理事会甚至在亨利康复后保有决定性的发言权。导致冲突的问题会快重新出现了,特别是关于亨利和玛格利特的婴儿惠斯敏斯特的爱德华还是约克公爵应该继承王位的问题。玛格利特王后拒绝接受任何剥夺她儿子的继承权的方案,而情况变得很明显只要约克公爵和他的同盟保持军事优势她只能忍受这个情形。亨利在1456年出巡前往中英格兰,玛格利特不允许他返回—因为国王和王后在中英格兰受欢迎而在伦敦变得更不受欢迎,伦敦的商人因为贸易的衰退和四处混乱而恼怒。在考文垂建立了朝廷。那时,新的萨摩塞特公爵亨利·蒲福接了他父亲的班,成为朝廷上的宠臣。玛格利特也说服亨利解除约克作为摄政王的职位,而约克自己被迫返回在爱尔兰的据点。首都的动乱和南海岸线的海盗活动加剧了,而国王和王后仍然致力于保护他们的地位,王后为此第一次在英格兰引入了征兵制。同时,约克的同盟,沃里克伯爵(绰号“国王制造者”),在伦敦作为商人阶级的卫士越来越受欢迎。

1459年9月23日,随着约克从爱尔兰归来,冲突开始继续,在斯塔福德郡(Staffordshire)发生的布洛希思战役(Battle of Blore Heath)中,一支兰开斯特家族的大部队没能阻止萨尔斯勃里勋爵(Lord Salisbury)理查·奈维尔(Richard Neville)带领下的一支约克家族的部队从约克郡的米德勒姆城堡(Middleham Castel)出发并在鲁德娄城堡(Ludlow Castle)和约克会师。在兰开斯特家族在路孚德桥战役(Batlle of Ludford Bridge)中胜利之后,三月伯爵爱德华(约克的长子,后来成为爱德华四世),萨尔斯堡,和沃里克逃往加来(Calais)。兰开斯特家族恢复了完全的控制,萨摩塞特被任命为Calais的总督。他驱除沃里克的企图被轻易挫败了,约克家族甚至开始在1459–60年从加来发起对英格兰海岸的几次突袭,加剧了混乱和动荡的气氛。

到1460年,沃里克等人准备好发起对英格兰的侵入,并很快在肯特和伦敦建立据点,在那里他们有广泛的支持。得到一个教皇代表的支持后,他们向北进军。亨利率军向南迎击,而玛格利特和爱德华王子留在北方。1460年7月10日的北安普敦战役(Battle of Northampton)对于兰开斯特家族是灾难性的。沃里克伯爵理查·奈维尔带领的约克军队,在兰开斯特家族的叛军的帮助下,抓住了亨利国王并作为俘虏带往伦敦。

调解法案(Act of Accord)

随着军事上的胜利,约克提出了对王位的要求,它基于兰开斯特家族的非法性。在北威尔士登陆后,他和妻子西西里·奈维尔以君王独有的仪式进入伦敦。国会召开了,当约克进入时直接走向王座,他可能认为贵族会鼓励他自己占据王位就像他们在1399年对待亨利四世那样。但是,人们被震惊到沉默。他宣布了对王位的要求,但贵族们,包括沃里克和萨尔斯堡被他的傲慢所震惊;他们在这个阶段没有推翻亨利国王的企图。他们的野心还是仅限于清君侧。

第二天,约克拿出了详细的家谱来支持他的要求,基于他是安特卫普的莱昂纳尔的后裔,并获得了更多的谅解。国会同意给予考虑并同意约克的继承权更强;但是,在投票中他们以5票的多数决定亨利继续为国王。1460年10月的调解法案达成妥协,它认定约克为亨利的王位继任者,剥夺了亨利六岁的儿子爱德华王子的继承权。约克只能将它作为最好的条件接受;它给了他所想要的大部分,特别是他被任命为王国摄政王,可以以亨利之名统治。玛格利特和爱德华王子被逐出伦敦。调解法案对和玛格利特结盟的兰开斯特家族是不能接受的,他们在北方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兰开斯特家族的反击

约克公爵和萨尔斯堡勋爵在那年晚些时候离开伦敦以加强在北面对抗玛格丽特王后的军队的据点,她据报告已经在约克市聚集部队。1460年圣诞,理查在韦克菲尔德(Wakefield)附近的山得尔城堡(Sandal Castle)采取守势。虽然玛格利特的军队的人数是理查的军队的两倍以上,12月30日,约克还是下令他的部队离开城堡出击。他的军队在韦克菲尔德战役 (Battle of Wakefield)中惨败。理查在战斗中被杀,而萨尔斯堡和理查17岁的儿子瑞伦伯爵埃德蒙(Edmund,Earl of Rutland)被捕并被砍头。玛格丽特下令将三人的头挂在约克的城门。

根据调解法案,Wakefield的事件使得三月伯爵爱德华,即约克的长子,成为约克公爵和王位的继承人。萨尔斯堡的死同时使他的继承人沃里克成为英格兰最大的土地所有者。玛格利特北上到苏格兰继续寻求苏格兰的帮助。苏格兰王后盖尔德雷的玛丽(Mary of Gueldres)同意给玛格利特一支军队,条件是英格兰割让贝里克(Berwick)镇给苏格兰并把她女儿许配给爱德华王子。玛格利特同意了,但她没有钱付给他的军队,所以她允诺在南英格兰的富人无限制掠夺,只要掠夺不发生在特伦特河(Trent)以北。她把军队带到金斯敦赫尔(Kingston upon Hull),一路上招募更多人手。

约克的爱德华在这个时候迎击从威尔士到达的潘布鲁克(Jasper Tudor, 1st Duke of Bedford|Pembroke),并在斯罗普郡(Shropshire)的莫提梅路口战役(Battle of Mortimer's Cross)中完败他们。他用清晨三个太阳的“幻象”来激励战士(一种称为“幻日”(parhelion)的现象),告诉他们这是胜利的征兆,并代表着约克的三个儿子—他自己,乔治和理查。这也导致后来爱德华采用灿日(sunne in splendour)的符号作为个人徽章。

玛格利特那个时候已经向南移动,所到之处一片浩劫,她的军队在扫过富裕的英格兰南方的时候通过掠夺在所征服的土地上的战利品来支持开销。在伦敦,沃里克以此为宣传在整个南方强化对约克家族的支持——考文垂镇改变阵营投靠约克家族。沃里克没能及时建立一支军队,没有爱德华部队的增援,他在圣艾班斯因为兰开斯特家族的提前到来措手不及被抓获。在圣艾班斯第二次战役中,王后赢得了兰开斯特家族最有决定性的胜利,在约克家族的部队逃离时留下了亨利国王,他安然无恙在一棵树下被找到。亨利在战役之后立刻封了三十名兰开斯特家族的战士为骑士。随着兰开斯特军队向南进发,一波恐惧的气氛席卷伦敦,到处是野蛮的北方人将要洗劫该城的流言。伦敦人关闭城门并拒绝提供食物给王后的军队,他们就在周围的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和密德塞克斯(Middlesex)劫掠。

约克家族的胜利

爱德华在这个时候在和沃里克会师后从西面向伦敦行军。由于和王后向北往丹斯泰堡(Dunstable) 的撤退巧合,这使得爱德华和沃里克得以带军队进入伦敦。他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从这个基本上是支持约克家族的城市得到了钱和补给。爱德华现在不能仅仅宣称为国王除去奸臣。随着他父亲和兄弟在Wakefield被杀,这已经成了争夺王位的战争。爱德华现在需要得到授权,而这似乎正在到来,因为当伦敦主教向伦敦的民众征询意见时,他们以“爱德华国王”的呼声作出回答。这很快得到了国会的确认,爱德华在一个仓促安排的仪式中在惠斯敏斯特大教堂在欢乐的气氛中非正式的登基了。爱德华和沃里克就这样占领了伦敦,虽然爱德华宣誓他在亨利和玛格利特被处决或流放之前不会举行正式加冕。他也宣布根据调解法案亨利因为纵容王后起兵对抗他的合法继承人而失去了王位;虽然这时这已经被广泛的论证为爱德华的胜利仅仅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得到了恢复,而亨利和他所有的兰开斯特家的前任都不是合法的。这个论证就是国会上一年所接受的理由。

爱德华和沃里克然后向北进军,一边聚集起一支大军,并在Towton和同样壮观的兰开斯特军队交战。在约克附近的Towton战役是玫瑰战争中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战役。两边都同意问题将在那天得到解决,没有任何妥协。估计40-80,000人参加了战斗,其中超过20,000人在战役中 (和之后)被杀,在当时是个巨大的数字,并是在英格兰土地上单日死亡人数的最高纪录。新国王和他的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兰开斯特家族灭亡,其大多数首领被杀。和他们的儿子爱德华一起等在约克的亨利和玛格利特在得知战况后向北逃跑。很多幸存的兰开斯特贵族加入了爱德华国王的阵营,其余未叛变的被赶到北部边界地区和一些威尔士的城堡中。爱德华前进并占领约克,在那里他见到了他父兄和萨尔斯堡的腐烂的头颅,这些很快就被战败的兰开斯特领主们的头所代替,例如臭名昭著的Skipton-Craven的Clifford勋爵,他曾在Wakefield战役后下令处决爱德华的兄弟Rutland伯爵 Edmund。

亨利和玛格利特逃到苏格兰,在那里他们带在詹姆斯三世(James III of Scotland)的皇家朝廷,兑现他们先前关于割让Berwick给苏格兰的许诺,并领导那年晚些时候的对Carlisle的入侵。但由于缺钱,他们很快被正在根除北部郡县的兰开斯特势力的爱德华的人所击退。

爱德华四世的正式加冕于1461年6月在伦敦举行,他作为英格兰的新国王从他的支持者那里得到了热烈的欢迎。爱德华得以在平安统治十年。

在北方,爱德华在1464年之前没有取得完全的控制,除了几次叛变,几个兰开斯特指挥官占据了几个城堡数年。Dunstanburgh, Alnwick (波西(Percy)家族的据点)和Bamburgh是最后陷落的城堡的其中几个。最后一个投降的兰开斯特的城堡是强大的堡垒Harlech(威尔士),它在1468年经过7年围城后投降。废辍了的国王亨利在1465年被捕,囚于伦敦塔,以当时而言,他受到了相当的优待。

1464年又有两次兰开斯特叛乱。第一次冲突是4月25日的Hedgeley荒原战役,第二次是5月15日的Hexham战役。两次叛乱都由沃里克的兄弟约翰·奈维尔(John Neville, 1st Marquess of Montagu)所平定。

1469–71年间冲突的继续

1467–70年间,国王爱德华和他曾经的良师益友,权利强大的沃里克伯爵奈维尔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这有几个原因,但都主要起源于爱德华1464年决定秘密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Elizabeth Woodville)结婚。爱德华后来宣布关于他结婚的新闻为既成事实,使得沃里克极为尴尬,因为他曾商议爱德华和一位法国新娘的联姻,他认为有和法国结盟的必要。当伍德维尔家族在朝廷上比奈维尔家族受宠时,尴尬转成了苦涩。其他的因素和沃里克的幻想破灭交织在一起:爱德华倾向于和勃艮第(而不是法兰西)结盟,以及爱德华不情愿他的兄弟克拉伦斯公爵乔治(George, Duke of Clarence)和Gloucester公爵理查分别娶沃里克的女儿伊莎贝尔·奈维尔(Isabel Neville)和安妮·奈维尔(Anne Neville)为妻。而且,爱德华的受欢迎程度在此期间也处于减退状态,因为高昂的税率和法律与秩序的经常性中断。

到1469年,沃里克和爱德华嫉妒和善变的弟弟乔治结成了同盟。他们组织了一支军队在Edgecote荒原战役击败国王,并把爱德华扣在约克郡的 Middelham城堡。沃里克处决了王后的父亲Rivers第一伯爵Richar Woodville。他迫使爱德华在约克召集国会,计划将爱德华宣布为非法并将王位传给Clarence作为爱德华的明显继承人。但是,国家处于混乱,爱德华能够唤起他弟弟Gloucester公爵理查和大部分贵族的忠诚心。Gloucester在领着大军前来解放了国王。

沃里克和Clarence被宣布为叛国者并逃往法兰西,那里路易十一在1470年正受到Anjou的玛格利特要他侵入英格兰并帮她受俘的丈夫重新取得王位的压力。正是路易建议沃里克和玛格利特建立联盟,这个想法曾经为敌的两方面一开始都不觉得好笑,但最后在意识到潜在的利益时又都同意了。但是,双方无疑同床异梦:沃里克需要一个傀儡国王亨利或是他年轻的儿子;玛格利特要重新获得她家庭的领域。无论如何,沃里克的女儿安妮·奈维尔和玛格利特的儿子前威尔士亲王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的婚事被安排了,沃里克并于1470年秋侵入英格兰。

这次轮到爱德华四世被迫逃离,当约翰·奈维尔转而支持他的兄弟沃里克时。爱德华对奈维尔从北面来的大军的到来措手不及只得命令军队分散。爱德华和 Gloucester从Doncaster逃到海岸线然后从那里去往荷兰并流亡于勃艮第。沃里克成功从法兰西侵入,他的解放并恢复亨利六世王位的计划很快有了结果。10月,亨利六世在伦敦的街上作为复位的国王游行,而爱德华和理查被宣布为叛国者。但沃里克的成功是短暂的。受到路易国王许诺的在尼德兰的领土的诱惑,他过度扩张了他的计划并随法兰西国王侵入勃艮第。这导致勃艮第的勇敢者查尔斯(Charles the Bold)支持爱德华。在1471年他提供资金和军队发动对英格兰的入侵。同年爱德华在Barnet战役击败沃里克。兰开斯特的其余部队在 Tewkesbury战役被灭,兰开斯特的王位继承人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王子被杀。亨利六世很快(1471年,5月14日)被谋杀,强化了约克家族对王位的占有。

理查三世

1471年爱德华四世的复位有时被视为玫瑰战争的结束。在爱德华其余的统治时期和平恢复了,但是在1483 年他突然死去之后,政治和王朝的混乱又爆发了。爱德华四世治下,王后伍德维尔德亲戚(Rivers第二伯爵安东尼·伍德维尔和Dorset第一侯爵托马斯 ·格雷和其他憎恨伍德维尔新取得的在朝廷上的地位并视他们为渴望权力的暴发户的人之间形成了派系斗争。当爱德华过早死去,他的继承人爱德华五世才12岁。伍德维尔家族处于可以影响年轻国王将来的统治的地位,因为爱德华五世在Ludlow在Rivers伯爵的监管下成长。这对于反伍德维尔的派系来讲是不可接受的,在争取摄政王位置和内阁的控制权的斗争中,有爱德华四世在病榻上任命为英格兰摄政王的爱德华的弟弟Gloucester公爵理查成为反伍德维尔派系事实上的领袖。

在William Hastings和Henry Stafford的帮助下, Gloucester在白金汉郡的Stony Stratford从伍德维尔家族那里俘获了年轻的国王。此后爱德华五世被Gloucester拘禁于伦敦塔,后来他的弟弟9岁的约克公爵理查也被送到那里。控制了两个男孩之后,理查宣称爱德华四世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婚姻非法,所以两个孩子是私生子。国会表示同意并启动Titulus Regius法案,正式任命Gloucester为理查三世。受关押的两个男孩,也被称为“塔里的王子(Princes in the Tower)”,失踪了,可能被谋杀了;被谁谋杀以及谁下的命令现在依然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主题之一。

因为理查是约克家族方面最杰出的将领,很多人接受了他为一个更能保持约克家族权力地位的统治者,而不是一个必须通过摄政委员会进行统治的男孩。另一方面,兰开斯特家族希望集中于亨利·都铎,其父亲里奇蒙第一伯爵埃德蒙·都铎是亨利六世的同父异母兄弟的一个私生子。但是亨利对王位的继承权是通过他母亲玛格利特·蒲福(Margaret Beaufort),她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因为她是约翰·蒲福的后代,而约翰是爱德华三世的孙子,也就是冈特的约翰的私生子。

亨利·都铎

1485年,亨利·都铎的军队在Bosworth Field战役击败了理查的军队,亨利成了国王亨利七世。然后亨利通过娶爱德华四世的女儿,约克家族最佳的继承人约克的伊丽莎白为妻来巩固他的统治。这样,他重新统一了两个王族,把红玫瑰和白玫瑰这两个对立的符号合并到红白都铎玫瑰的徽章中。亨利通过一有机会就处决其他可能的王位继承人来确保他的地位,其子亨利八世继续了这个策略。

很多史学家以亨利七世继位为玫瑰战争结束的标志。其他人则认为玫瑰战争直到1487年的斯托克战役(Battle of Stoke)之后才结束,该战役因一名王位的伪冒者的出现而发生,一个名为Lambert Simnel的男孩长得很像约克家族最佳的男继承人沃里克伯爵。伪冒者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因为年轻的伯爵还活着并被亨利国王所拘禁,所以没人真正怀疑过他除了骗子还能是什么。在斯托克,亨利击败了林肯伯爵约翰·德拉波罗的军队(John de la Pole, Earl of Lincoln) — 他被理查三世任命为继承人,但是在Bosworth战役之后被亨利取消 — 这样约克家族剩余的抵抗实际上被除掉了。Simnel在叛变中的活动被赦免并被送去王室厨房工作。

主要人物

英格兰国王

亨利六世(Henry VI of England)(兰开斯特家族)

爱德华四世(Edward IV of England)(约克家族)

爱德华五世(Edward V of England)(Yorkist)

理查三世(Richard III of England)(Yorkist)

亨利七世(Henry VII of England)(Tudor)

主要对立人物 1455-1487年

约克家族

约克第三公爵理查·金雀花(Richard Plantagenet,3rd Duke of York)

沃里克第十六伯爵理查·奈维尔(Richard Neville,16th Earl of Warwick)(“国王制造者”)

萨尔斯堡第五伯爵理查·奈维尔(Richard Neville,5th Earl of Salisbury)

Montagu第一伯爵约翰·奈维尔(John Neville,1st Marquess of Montagu)

肯特第一伯爵威廉·奈维尔(William Neville,1st Earl of Kent)

Fauconberg的杂种(Bastard of Fauconberg)

兰开斯特家族

诺桑博兰第二伯爵亨利·波西爵士(Henry Percy,2nd Earl of Northumberland)

诺桑博兰第三伯爵亨利·波西(Henry Percy,3rd Earl of Northumberland)

索摩塞特第二公爵埃德蒙·蒲福(Edmund Beaufort,2nd Duke of Somerset)

索摩塞特第三公爵亨利·蒲福(Henry Beaufort,3rd Duke of Somerset)

沃里克第十六伯爵理查·奈维尔(Richard Neville,16th Earl of Warwick) (改变阵营)

彭布鲁克伯爵贾斯帕·都铎(Jasper Tudor,1st Duke of Bedford,Jasper Tudor, Earl of Pembroke)

克里福德勋爵(Lord Clifford)

关于“英国的朝代”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晁英洁]投稿,不代表平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sphina.com/cshi/202504-66025.html

(314)

文章推荐

  • 必看教程“微乐斗地主透视软件有用吗”(原来真的有挂)-知乎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14日
    36
  • 3分钟教程“麻将助手下载官网免费安装软件”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21日
    36
  • 3分钟教程“手机麻将开挂怎么下载安装软件”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23日
    30
  • 3分钟教程“手机麻将开挂器软件免费下载安装”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24日
    33
  • 3分钟教程“中至乐平麻将有挂的吗”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27日
    22
  • 3分钟教程“最新的麻将神器有哪些名字呢”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31日
    22
  • 3分钟教程“微乐家乡麻将必胜软件有挂吗”其实确实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2月01日
    19
  • 实测教程“天天麻将开挂器(数独下载)

    网上科普有关“天天麻将开挂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天麻将开挂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天天麻将开挂器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游戏】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

    2025年03月05日
    35
  • 实测教程“龙宇麻将怎样提高胜率”(其实是有挂)

    网上科普有关“龙宇麻将怎样提高胜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龙宇麻将怎样提高胜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龙宇麻将怎样提高胜率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游戏】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

    2025年03月06日
    20
  • 教程辅助!畅游麻将到底有没有挂(如何开挂)

    畅游麻将到底有没有挂网上科普有关“畅游麻将到底有没有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畅游麻将到底有没有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您好,畅游麻将到底有没有挂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2025年04月12日
    17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晁英洁
    晁英洁 2025年04月24日

    我是平和号的签约作者“晁英洁”!

  • 晁英洁
    晁英洁 2025年04月24日

    希望本篇文章《英国的朝代》能对你有所帮助!

  • 晁英洁
    晁英洁 2025年04月24日

    本站[平和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晁英洁
    晁英洁 2025年04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英国的朝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英国的朝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更新1: 其实我最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