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怎么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怎么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当避雷针的高度h≤hr时
距地面hr处作一条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以避雷针的针尖为圆心,hr为半径画弧,交水平线于A、B两点,又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hr为半径,从针尖向地面画弧。如图1所示,则图中曲线就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边界,保护范围是一个对称的锥体。
Hr的取值:
一类防雷建筑物为30米
二类防雷建筑物为45米
三类防雷建筑物为60米
常用避雷针(这里仅指单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折线法和滚球法。“折线法”的主要特点是设计直观,计算简便,可节省投资,但不适用于高度大于20m的建筑物;“滚球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计算避雷针或避雷带与网格组合时的保护范围,但计算相对复杂,按此方法计算出的投资成本较大。
扩展资料:
在二种计算方法中,“折线法”是比较成熟的方法,在电力系统又称“规程法”,即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一个以避雷针为轴的折线圆锥体。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在DL/T620-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标准中有所规定;“滚球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方法之一。
我国建筑防雷规范GB50057-1994Z中也把“滚球法”强制作为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止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用作接闪器的金属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
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近几年来,国标中规定的“滚球法”也开始得到行业的认同,但在实际运用中“滚球法”也碰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计算天面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时候。总的来说这二种算法各有特点,一般高层建筑更多的使用“滚球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避雷针你先要确定建筑物为几类防雷建筑物,然后按类别:一类
滚球
半径30m;二类滚球半径45m,三类滚球半径60m。关于建筑物防雷等级你可以参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来确定,里面也有
滚球法
的计算方法。
关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怎么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靖柏小娘子]投稿,不代表平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sphina.com/cshi/202504-7326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平和号的签约作者“靖柏小娘子”!
希望本篇文章《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怎么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平和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怎么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怎么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