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知识总结最新人教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知识总结最新人教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七章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认清 量程 和? 分度值 ;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
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各对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
(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大小相等;
(3)方向相反;
(4)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两物体相互接触; 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④两物体的接触面粗糙。
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4、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第九章
9.1、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3、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4、公式:P=F/S
5、单位:帕斯卡(pa)1pa?=?1N/m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7、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2)减小受力面积
8、减小压强的方法:?1)减小压力2)增大受力面积
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注意:?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1900px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帕斯卡,约支持10m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应用:
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
10.1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控制变量法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
2.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状态 F浮与G物 V排与V物 ρ物与ρ液
上浮 F浮>G物 V排=V物 ?ρ物<ρ液
下沉 F浮<G物 V排=V物 ρ物>ρ液
悬浮 F浮=G物 ? V排=V物 ρ物=ρ液
漂浮 F浮=G物 V排<V物 ?ρ物<ρ液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浮=G物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十一章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
(3)有距离无力
3、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Pt
4、国际单位:将N·m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
5、常见的功:克服重力做功:W=Gh
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二、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不计摩擦)
②理想斜面公式:FL=Gh
③实际斜面:斜面粗糙(考虑摩擦)
若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做功FL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三、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P(单位:W)
1、公式:
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常用单位 kW ,MW, 马力
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
3、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机械效率无关)。
4、机械中的功率
四、机械能
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2、
十二章
一、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二、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 L 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 斜面:W总=fL+Gh=FL 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
斜 面: ?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 表示。某滑轮 机械效率为60%表 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原 理
八年级物理公式及单位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长度的主单位m,1km=103 m 1m=10dm=100cm=103mm=106um=109 nm。
简单的运动:公式:v=s/t ( s=vt t=s/v )
单位:1m/s=3.6km/h
平均速度:v=s/t s表示总路程,t表示总时间。
二.《声现象》: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距离17米)以上,才能听见回声。回声测距离公式s=0.5vt。
三.《质量和密度》:质量单位是千克(kg),吨(t)、克(g)、毫克(mg)。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公式:ρ=m/v
单位:1 g/cm3=1000 kg/m3 (体积单位1m3 =106 cm3 1cm3=1ml 1dm3=1L=1000ml)
四.《力》:G=mg,m的单位为kg,G的单位为N,g=9.8N/k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二力同线同向F合=F1+F2,合力的方向与这两个力都相同。
二力同线反向F合=F1-F2(F1较大),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相同。
五.《压强 液体的压强》:公式:p=F/S。
单位:N/m 2,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帕(Pa)。 (面积单位1m2 =104 cm2)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h 为深度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通常需要求液体的压力 必须用公式F=pS来计算。即: 固体压强:先由F=G 求F 后由P=F/S求P 液体压强:先由P=ρgh求P 后由F=PS 求F。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25×105Pa。
六.浮力: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2.秤的示数之差即为浮力的大小。 F浮=G-F
3.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G排=ρ液gV排 公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A、ρ液指的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物体的密度;
B、g是定值。一般取10N/kg;
C、V排是指被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应等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那部分体积,只有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才等于V物(整个物体的体积)。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对于物体是实心的;
当F浮>G时,物体上浮; ρ物<ρ液
4.漂浮(上浮的结果 ) F浮=G (V排<V物) ρ物<ρ液
5.当F浮=G时,物体悬浮; ( V排=V物) ρ物 =ρ液
当F浮<G时,物体下沉; ρ物>ρ液
七. 简单机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或F2 / F1=L1 / L2。)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重物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1/nG S=nh )
八. 功:功的计算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功=力×距离, W=Fs (单位 F—N S—m W—J)
W有用=Gh W总=FS ( 对于机器 W总=pt )
η =W有用/W总 =Gh/FS 注意: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
公式:功率=功/时间, P=W/t,
单位: 功率的单位是瓦(w)。1w=1J/s;1Kw=1000w
关于“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知识总结最新人教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平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sphina.com/cshi/202412-29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平和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知识总结最新人教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平和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知识总结最新人教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知识总结最新人教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