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檀香树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檀香树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檀香树,又名檀香。是一种半寄生性常绿乔木,它与众不同的是须根上长着千千万万个“吸盘”,这些“吸盘”紧紧地吸附在寄主植物上,从它们那里掠夺水分、无机盐和其他营养物质。虽然檀香树的根系也从土壤中吸取少量营养,但主要还是靠掠夺盘剥寄主植物的营养而成活。檀香树原产印度南方及印尼帝汶群岛。檀香树生长极其缓慢,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我国进口檀香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檀香树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集芳香、药用、材用植物于一身。檀香木、檀香树脂及蒸馏提取的檀香油可于中药、雕刻工艺品和高级化妆品等。
中文名称: 檀香树
别称: 檀香(名医别录),真檀(本草纲目)
二名法: Santalum album Linn.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檀香目
科: 檀香科
属: 檀香属
植物形态
常绿小乔木,高约10米;枝圆柱状,带灰褐色,具条纹,有多数皮孔和半圆形的叶痕;小枝细长,淡绿色,节间稍肿大。叶椭圆状卵形,膜质,长4-8厘米,宽2-4厘米,顶端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多少下延,边缘波状,稍外折,背面有白粉,中脉在背面凸起,侧脉约10对,网脉不明显;叶柄细长,长1-1.5厘米。三歧聚伞式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5-4厘米;苞片2枚,微小,位于花序的基部,钻状披针形,长2.5-3毫米,早落;总花梗长2-5厘米;花梗长2-4毫米,有细条纹;花长4-4.5毫米,直径5-6毫米;花被管钟状,长约2毫米,淡绿色;花被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2-2.5毫米,内部初时绿**,后呈深棕红色;雄蕊4枚,长约2.5毫米,外伸;花盘裂片卵圆形,长约1毫米;花柱长3毫米,深红色,柱头浅3(-4)裂。核果长1-1.2厘米,直径约1厘米,外果皮肉质多汁,成熟时深紫红色至紫黑色,顶端稍平坦,花被残痕直径5-6毫米,宿存花柱基多少隆起,内果皮具纵稜3-4条。花期5-6月,果期7-9月。[1]
地理分布
檀香是热带、南亚热带一种贵重的小乔木,在中国种植的省份有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地区。要求气候带为北回归线以南,平均气温≥10℃积温达6000℃,冬季无雪和严重霜冻,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0℃。
[1]
编辑本段
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半寄生性树种,喜热带、亚热带气候。能耐0~2℃的低温,遇短期霜冻,能安全越冬。在海拔600~1000m丘陵山地、年雨量600~2000mm、年平均气温10~35℃之间适宜生长。喜光,不耐荫蔽,较耐干旱,忌积水。在酸性红壤、黄壤或河边冲积砂质壤上均生长良好,忌粘土,在干燥多石砾的土壤上生长缓慢,但心材含油量高;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迅速,但心材质量差。[2]
栽培技术
檀香除本身根系吸收营养外,还需要纤细的小根产生吸盘吸附寄生植物的根部,从而吸取营养。我国可选择寄主催吐萝芙木、长春花、儿茶、台湾相思树、栀子、南洋檀、楠皮木、紫珠、木棉、诃子、厚树皮、山大颜等。主要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9~11月,采摘粒大、饱满、紫红色的成熟果实作种,采回后立即用清水洗去果皮,种子阴干后用(50~100)X10(-6)赤霉素浸种24h然后砂藏催芽,待次年春季,气温回升时播种,可促进种子发芽。幼苗出现真叶时,必须把幼苗分别移栽于预先种有寄生植物的盆内3~4月定植,按行株距4mX4m或5cm×5m开穴,穴径60cm,穴深50cm,每穴施腐熟有机肥。定植时将苗连同寄主带上团栽入穴内,覆土压实。[2]
田间管理
栽培后要有一定荫蔽。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土壤疏松湿润,培育1~2年内要浅松土,忌深翻。每年施肥2~3次,以人畜粪为主。檀香和寄主植物有缺株应及时补苗,寄生植物生长过旺,需进行修剪侧枝,促进主干生长。[2]
编辑本段
化学成分
檀香-药材饮片(图2)
心材含挥发油(白檀油)3-5%。油含A檀香萜醇和β-檀香萜醇(α-,β-Santalol)90%以上,檀萜烯(Santene)、α-檀香萜烯和β-檀香花烯(α-,β-Santalene)、檀萜烯酮(Santenone)、檀萜烯酮醇(Santenone alcohol)、及少量的檀香萜酸(Santalic 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acid)、紫檀萜醛(Santal aldehyde)。树干、枝和根的心材含挥发油(白檀油)1.6%-6%;根部心材产油率达10%,茎部心材次之。挥发油的主成分为α-及β-檀香醇(α-,β-santalol),达90%以上;并含α-及β-檀香烯(α-,β-santalene)、檀烯(santene)、檀萜酮(α-santenone)、α-檀萜醇(α-santenol)、檀香酮(santalone)、檀香酸(santalic 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 acid)、异戊醛(isovaleraldehyde)、檀油醇(teresantalol),以及三环准檀香醛(tricycloekasantal)。本部分另含檀香色素(santalin)、去氧檀香色素(deoxysantalin)及银槭醛(sinapyl aldehyde)、松柏醛(阿魏醛,coniferyl aldehyde,ferulaldehyde)、紫丁香醛(syringic aldehyde)、香荚醛(vanillin)。另报道国产檀香木含挥发油量高达10%,通常为2.5%-5%,云南引种7年的小树出油率较低(1.52%),侧枝更低(0.51%)。用GC-MS测定了含量较低的各组分,在20个化合物中,12个是已知化合物,如三环准檀香醛、α-檀香烯、α和β-檀香醇、α和β-檀萜醇,以及反-α-佛手烯(trans-α-berg-amotene)、香榧醇(nuciferol)及α-姜黄烯(α-curcumene)等。[2]
编辑本段
应用价值
药用价值
中药名:檀香、檀香泥、檀香油。[2]
中药名 药用部位 性味 功效
檀香 以植物树干的心材入药 味辛;性温 行气;散寒;止痛
檀香泥 以植物心材中的树脂入药 味苦;性温 行气止痛
檀香油 以植物的心材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入药 味苦;性温 逆和胃;行气止痛
注:药用详述,见百度百科相应词条。
其它用途
檀香树干的边材白色,无气味,心材黄褐色,有强烈香气是名贵的香料,并为雕刻工艺的良材,可制成扇骨、箱匣、家具、念珠等物品。佛家对檀香更是推崇备至,以至佛寺也常被尊称为“檀林”,“旃檀之林”。我国进口檀香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3][1]
寄生树的种类 寄生植物分类
檀香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小的时候还能过着短期的独立生活,长大以后,如果在它的身旁不种上别的植物,它就长不好,甚至不能活下去,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檀香树在幼苗期,主要靠自己丰富的胚乳提供养料,一般长到8~9对叶片时,养料就用完了。这时它在根系上长出一个个如珠子般大的圆形吸盘,紧紧地吸附在它身旁的植物根系上,靠吸取别的植物所制造的养料来过日子,这个时候如果找不到被吸附的植物,为它提供养料,它就长不起来,甚至会慢慢地死亡。因此,在栽种檀香树的时候,必须在它的身旁种上被吸附的植物。由于它有这种特性,植物工作者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半寄生植物”,被它吸附而生活的植物叫做“寄主植物”。
檀香是什么东西,檀香是什么东西知识
1、半寄生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根多退化,导管直接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植物内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例如,寄生在林木上桑寄生科植物。这类植物通常比全寄生植物高大,甚至高达十米以上(如檀香属的檀香)。这类植物中有一些根未退化,如檀香和巴布亚檀香。因此这些根未退化的半寄生植物可以独立生活
2、全寄生种子植物:没有叶片或叶片退化成鳞片状,因而没有足够的叶绿素,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植物内吸收全部或大部养分和水分。例如,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和列当(Orobanchecoerulescens)等。
檀香取自檀香科檀香属树种。檀香树是一种“娇贵”“高贵”的半寄生性植物,生长极其缓慢,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成熟的檀树可髙达十 米。种檀香树必须种植它的寄生植物,如豆科的凤凰树、红豆树等。檀香 树需要靠根状吸盘附在寄主植物的树根上获取营养,如果没有了寄主植物,檀香树便无法成活,且寄主植物不能长得太高、太旺,否则檀香树便 会枯死。檀香树木质细腻,甜而带异国情调,余香袅绕。
关于“檀香树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玉花小仙女]投稿,不代表平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sphina.com/cshi/202504-6267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平和号的签约作者“玉花小仙女”!
希望本篇文章《檀香树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平和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檀香树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檀香树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檀香树,又名檀香。是一种半...